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

你不可不知的骨科『迷失』:青蛙肢

    『醫生,學校健檢發現我兒子蹲不下去,一蹲下去便會往後倒,請幫我開“青蛙肢”診斷證明』
    
    每次門診只要聽到病患或家屬如此抱怨,總是令我忍不住露出眼球魚肚白。

    『我們都誤會青蛙了!青蛙也是蹲得下去的!』

    我們先來談談“青蛙肢”。醫學上,青蛙肢指的是臀肌纖維化症。臀肌負責大腿外展運動,而患者因為先天性臀肌纖維增生導致肌肉攣縮,因此不管是髖關節彎曲或內轉都受限於臀肌拉力,所以每當患者嘗試蹲距時,必須雙腳外展才能順利蹲下,看起來就像一隻張開腿的青蛙,所以才有“青蛙肢”俗名。
    有趣的是臨床上,我們常看到患者蹲距困難的主因,往往是因為跟腱(阿基里斯腱)過緊,使得腳掌無法適當背屈。再加上不知由何而來之“既定俗成”規定:『正確蹲踞動作需要雙膝靠攏,同時雙側腳跟著地』,對於天生跟腱過緊的人,蹲踞過程若需要併攏膝蓋,則腳跟被跟腱緊拉當然無法著地,若硬是要完成“標準蹲踞”動作,當然是跌個四腳朝天!結果就誤診變成青蛙肢導致蹲踞困難。
    跟腱過緊,可以透過後天伸展與復健鍛鍊改善,這可有別於真正的“青蛙肢”需要手術才能解決喔!所以,一定要記住不是“蹲不下去”就一定是青蛙肢,讓我們還可憐的青蛙一個清白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